那就是《黑暗荣耀》里,朴妍珍妈妈说的一句话:
(资料图片)
不要回头往后看,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后面,它永远都在前方,人生就是这样。
所以也会有很多观众感慨:妍珍和妈妈人品虽坏,但从不内耗这一点,还真是值得自己学习啊。
根据我的观察,和男人比起来,女人更爱自我反省。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特定原因的,或者原因不出在自己身上,与其往后看自我内耗,不如往前看找到办法。
特别是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处境对一个人消耗就很大,如果再自我内耗,日子就更难过了。
到了我这个岁数,我发现,一个人的命运,既取决于时代和环境,也取决于一个人的见地,也就是想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。前者我们无法控制,后者却是我们可以改变的。
今天我就分享给大家,帮助自己停止内耗的4个方法。
1
事实还是观点?分得清,不内耗
先做个测试,以下哪些是事实,哪些是观点?
1、孩子数学考了57分。
2、孩子数学考砸了。
3、冰淇淋一般是甜的。
4、冰淇淋好吃。
5、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6、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
其中1, 3,6是事实,2,4, 5 是观点。你做对了吗?
事实无需依据,观点需要证据来支撑。
很多内耗和误会的产生,都是因为我们不去看事实,而用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。观点会因人而异,事实却只有一个。
观点也没有对错,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。分清一件事是客观事实还是自己或别人的主观看法,非常重要!别为观点纠结,弄清事实再说。
现实生活中,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为了观点而内耗:
孩子学习不行。
我不如XX成功。
老公不体贴我。
经常是,脑子先有了一个观点再去搜集证据,那你就会去搜集所有有利于你观点的证据,而对不利于观点的证据视而不见。这在心理学上叫做“归因理论”。
其实,你能举出自己没有XX成功的10个证据,也就可以举出自己比XX成功的10个证据。所以,别先入为主。
如果你为了观点而烦恼,改变你的观点。
如果你为了事实而烦恼,那就要分清,哪些事实是可以改变的——去改变它;哪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——去接受它,或者看看能否尽量远离它。
这样你能发现,世界上并没有太多值得内耗的事。
2
完成比完美重要
我从央企跳槽到外企后,发觉自己做事总比同事慢个一拍两拍,不管是领导要求的邮件答复,还是销售预测报告。
这导致我一度很沮丧,认为我就是比别人效率低,动作慢。
后来我找到原因:不是我效率低,而是我太追求完美了,一定要确认到95%以上的准确,万无一失才交任务——也可能是央企呆久了人变得保守了……
而我的同事,只要有七八成把握就会做出答复,弄好报告。
那么就会有人问,要是有错误怎么办?他们后面会给出第二版,第三版的更新。
而我呢?第一版还没出来。
最悲催的是,我的第一版,自以为已经很完美了,但也往往会因为后续情况的变化而变得不完美。
所以,在效果上,同事是80多分,我顶多90分;但在效率上,人家就是90分,我才60分。
妈妈带孩子,更不可能要求完美,否则压力山大,难以持续。管人和管事不同,更别说管孩子了,很难做精准到位,而更需要灵活调整的心态和70分万岁的智慧。
谁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?开始就是成功,完成大于完美。
3
按本色做人,按角色做事
这是我一个上司教给我的,我一直记着。
按本色做人,按本色做事?事情一定处理得超不专业,打上太多个人烙印。
按角色做人,按角色做事?做人就会虚伪,既迷失了自我,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。
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,首先来自本色做人,活得真实——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。
自从我从公司辞职,成为一个家庭主妇,一直有人为我惋惜,觉得我一个高知女性,回家带娃有点浪费。
而我的想法是,什么叫浪费?没做自己想做的事,才叫浪费。
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能由别人来定义。当时我诚实的内心想法就是:我就是不想上班,很想在家里陪孩子,当个家庭主妇。
承认自己的真实想法,没什么好羞耻的。如果自己明明很喜欢一样东西,却装作不喜欢,不仅活得拧巴,也不会拥有真正想要的人生。
而成为陪读妈妈后,我才能从繁忙但发展空间有限的工作中逃离出来,做起公号,从事写作。
在陪读过程中,我对教育发生强烈兴趣,看了很多书,写了很多文章,也结识了很多专业人士。从而成为教育媒体撰稿人,还应邀加入教育部委托课题组。
面对这些兼职工作,该交的稿我都会准时或者提前高质量交付,该设计问卷进行调研的我都不带个人情感一丝不苟地完成,尽量做到靠谱,专业。
还算比较顺利的中年转型,我想,主要因为我努力做到了——按本色做人,按角色做事。
4
忘掉沉没成本轻装上路,即便是从头开始
不管是投资失败、工作失败还是感情失败,无法挽回的事情,就像打碎的玻璃和泼洒的牛奶。
云淡风轻,不是说对一切无所谓,而是懂得了什么是沉没成本。比如被骗了几百万,破裂的感情和婚姻,画着大饼但就是不适合自己的工作。
面对这些沉没成本,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:收拾好残局,拿出小本子记录下教训,提醒自己永远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然后,甩甩头忘掉这一切。如果一时半会忘不了,也要告诉自己,对沉没成本多花一分钟去痛苦和懊悔,都是在浪费你现在的生命。
你要关注的只是,今天我需要做什么,让明天的自己受益。即使过去你的投入再大,损失再大,过去的也已经过去,你完全可以从今天开始,轻装上路。
即使一切归零,从零开始,这也是一个崭新的、明亮的开端。
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,让我们一起往前看,向前走——
让自己过得更好,让自己变得更好,办法也永远都在前方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00-2021 by www.jiaoyu.zhangbeiba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邮箱 : 39 60 29 14 2@qq.com